【9月7日】美股休市一天,歐洲股市向好,科技股帶領大市,市場焦點落在月底議息會否提及縮表身上。歐美股市暫時仍是高位整固慢上形態,資金泛濫下,歐元區一些垃圾債券息率已跌至在負值,在實質負利率下,高回報項目已是買少見少,連垃圾債券這些高風險資產,回報率也可以是負數,可想而知,日後一旦通脹失控上升,資金出現巨大逆轉,這些風險將帶來滅頂式災難。然而這一切都是較長遠之事,刻下最重要是為對抗實質負利率而忙碌,資金刻下偏向是追逐高風險資產,以求獲取更高回報,以保存購買力。
美匯回落至92.2,資金從美元區流出,新興市場再獲重視,其中最吸資數推中國,人民幣升至6.45。過去兩個月,環球資金回流美國之際,資金一度流出新興市場,人民幣雖然亦曾回落至6.5水平,但期內資金繼續流入狂買中國ETF,即使過去一個月A股指數回調不少,外資透過北向資金日日狂買,單是8月份淨流入金額便高達1153億元,這個流入量絕非簡單。踏入9月,即使A股創指屢創新低,多個板塊輪流下跌,仍未阻外資睇好看法,就是不停買不停儲貨。這類資金多是一些長線投資,看好的未來發展前景,而不太計較一些短期波動,才會這樣無視指數下跌。
外資買陸資退,噚日提到內地基金銷售其實不差,8月A股指數雖有下跌,但未見場內資金大幅流走,指數下跌只是受幾隻白馬股下跌拖累。從基金銷售來看,場內資金應該是充裕,因此A股才會長期維持在1.4萬億這個高成交水平。近日有不少基金換馬手影,過往一些高估值板槐如白酒、醫藥、甚至科技股,都是基金寵兒,近日卻見部份資金換馬至低估值板塊,如電力、資源類等板塊。
噚日提到,恒指回升至26300水平,開始遇上阻力並出現回調,樂觀一些若守住25800回升,後市便有望再挑戰26500阻力,以現時港股估值計,恒指市盈率只有10倍,絕對是便宜。自去年10月後,恒指已很少出現在26000樓下吸納機會,故此今次回試25000已見一些長線資金埋位買嘢,在消化完24500至25800這階段沽壓後,現時在25800沽壓亦見明顯減少。
雖然大市回升至26163,但成交卻跟不上,只有1463億元,這點可有兩大看法,一是沽壓減少,可買貨量不多,另一看法是當升至26000樓上,資金開始不願高追。若成交過份薄弱,的確是較難升穿26300至26500這個阻力區。形態上,26800仍是關鍵阻力,相信要超過2000億元以上的大成交,才能升破這個重要頸線位,否則後市仍是上落市為主。
A股回升,市場信心亦有所增加,早前弱勢板塊經過一輪洗倉後,終於出現強勁反彈,但暫時未見很大資金流入,長遠仍有待觀察。反之,光伏、電動車、新能源仍表現不俗,股票炒賣講求值搏率,在縮表壓力下,未來前景變得不明朗,資金便開始轉趨保守,過去一年醫藥股估值大幅被拉高,市盈率升至不合理水平,加上缺乏防守性,風險相對增加,相反電力股收入穩定,多年來向下變得越發低殘,結果部份資金從醫藥板塊流出,換入這些低估值板塊,便形成近期的板塊輪動。反之,當醫藥股股價腰斬後,估值回復較合理,在市場風險胃納上升下,又會吸引一些資金入去搏其增長,股市便是長期如此估值高低下進行搏亦。
希望大家多一點👍及多share支持一下🙏
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
#圖太郎